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员风采

同心奖”获得者李卫刚:法学教授的扶贫故事

编辑:  时间::2017/9/7 11:17:38


头戴金色傣族包头,身着对襟刺绣傣衫,这样一身傣族服饰是农工党党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卫刚在云南西双版纳挂职期间时常要穿的“工作装”。他说,“我不是少数民族,但我坚持在重要民族节庆和重大公务接待场合都穿民族服装,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借此向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传递一种信息——我的心跟他们是在一起的。”近日,北京市首次颁发参政议政服务发展同心奖,在十名先进个人获奖者中,李卫刚榜上有名。2014年4月,李卫刚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选派,作为第二批教育部赴滇西边境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挂职扶贫干部的一员,任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副县长,因工作成绩突出,在一年任满之际又被调任州政府副秘书长。在挂职的两年里,这个北京重点高校来的教授俯身甘做一名边疆基层扶贫干部,充分利用自身的首都资源优势和法学专业优势及民主党派成员背景,为边疆扶贫事业尽心尽力办实事。  留下扶贫的种子  他们许多人还是第一次飞出云南的大山来到首都北京!”2014年7月21日,21名来自云南勐腊县的初中英语教师飞抵北京,参加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举办的教育扶贫项目——“贸大高远在线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培训计划”。在启动仪式发言中,李卫刚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



到勐腊县后不久,李卫刚就在调研中发现,该县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于是他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领导建议,利用学校特色教育资源为该县农村初中培训英语教师。他的想法与继续教育学院曾钢院长不谋而合,经过几番协调,项目最终落地。此后连续三年,勐腊县全县的骨干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都接受了免费轮训——暑期在京集中面授培训1个月,随后在线培训1年,培训及相关费用全部由继续教育学院捐助。该项目获国务院领导批示和教育部“2014年度滇西边境片区精准扶贫优秀落地项目奖”,所得奖金8万元全部被李卫刚捐给当地政府作为扶贫工作经费。2016年7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举办的全国首个专门面向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基层法治工作人员的教育扶贫项目——“教育部滇西扶贫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项目”在大理大学启动。24名学员都是来自滇西边境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公检法司系统的各族基层干部。身为法学专家的李卫刚在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少数民族群众反映打官司难、诉讼周期长的问题很突出。特别是跨境离婚、继承、赔偿等涉外纠纷多,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很多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 李卫刚多次向教育部和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沟通,最终促成项目落地——学校减免学费40%,每年暑假派专家教授赴滇西集中授课。把人才留下,就是留下了扶贫的种子,早晚有一天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为当地扶贫事业做出贡献。扶贫,不但要输血,更重要的是要造血。”李卫刚说。

救助与时间赛跑 一、二、三,茄子!”2015年1月5日清早,天安门广场前,李卫刚和首批14名来京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康复出院的勐腊县儿童一起合影留念,幸福和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庞。李卫刚在下乡调研时发现,一些患有先心病的儿童没有上农保,无法就医报销。原因是家长觉得这是不治之症,干脆就不上户口。李卫刚的心被刺痛了!“我的亲弟弟当年就是因为先心病夭折的,可现在医疗技术发达了,党和政府又有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我必须帮助这些先心病儿童家庭彻底摆脱困境!”李卫刚立即把这些情况向学校及农工党北京市委会、朝阳区委会领导作了汇报,也拜访了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医药卫生发展工作委员会等北京多家慈善机构。最终,在各方支持下,一个覆盖整个滇西边境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扶贫项目“滇西边境山区爱心行动·免费救治先心病儿童活动”应运而生。

 

李卫刚下乡调研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好人呀!好人呀!……”当勐腊县妇幼保健院儿童先心病手术康复回访工作小组的医生进入该县深山区一处少数民族人家,老主人得知来意后突然跪下来老泪纵横,一家老小也都哭着跪下……这一幕在很多个获救先心病儿童家庭中都曾上演。我虽然当时不在场,但能深切感受到这些贫困家庭的心情。如果不做手术,这些小孩大多活不过16岁,但做了手术,就能救回一条命,他们长大后就可以正常上学和就业,他们的家庭就可以脱贫了。”李卫刚说,“有个孩子本来被安排在2016年春节之后随第二批去北京治疗,但元旦当天就去世了,这对我触动很大,我也深切体会到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行动。”在勐腊县两批共40余名患儿被成功救治后,李卫刚接受了组织留任边疆一年的要求,继续努力协调、推进该项目在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和漾濞县、西双版纳州勐海县陆续推进。累计有80余名汉、傣、彝、瑶、白等民族的贫困儿童在北京同仁医院得到了免费救治,彻底摆脱了死神的威胁。挂职两年间,李卫刚还策划、联系公益组织微笑行动开展了“滇西边境山区爱心行动·唇腭裂免费手术活动”,200余名唇腭裂儿童获得救治;他还联系北京同仁医院免费接收勐腊县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学习微创手术技术;联系农工党北京市委会组织专家团开展医生培训和下乡义诊等活动。 

留了一颗心在那里” 很多人也许会疑问:一个堂堂大学教授,去边疆贫困地区挂职能吃得了那份苦吗?去做行政工作会不会做砸了?李卫刚用两年的挂职经历消除了别人的疑虑。“到边疆就是准备好了吃苦的,要享受就应该留在北京。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去搞扶贫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就能干成!”他说。采访时,李卫刚问记者:“你能想象到我挂职的地方有些少数民族群众有多贫困吗?”他展示了自己手机里存的多张照片:黑漆漆的老木屋,几块木板搭的床摇摇欲坠,上面堆着破旧的铺盖,唯一的家电是电饭煲,衣衫陈旧的村民围在火塘边……“这样的场景一次又一次震撼了我,无论多困难都要坚持!”云南是地震多发地区,在挂职的两年里,李卫刚和滇西50多个县的挂友们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地震,防震应急包是他的床头必备品,临结束挂职的前一个月还赶上了西双版纳3·05地震。而西双版纳作为热带雨林地区蚊虫很多,毗邻国家的医疗和防疫水平又有限,所以每年有大半年时间还要与与登革热和寨卡疫情作斗争。一个人远在他乡,湿热的气候和辛苦的工作也曾让李卫刚积劳成疾。在挂职的第二年夏天,有一天半夜他突然后腰剧痛难忍,被紧急送到医院后诊断为肾结石病。原来,当地气候湿热,本地人都有每天饮茶的习惯,但李卫刚却经常因为忙工作而忘记喝水,久而久之就患上了肾结石病。后来经过当地傣医一段时间的傣药调理,疼痛逐步得到缓解,结石也得以排出。一人援边,全家奉献。李卫刚去挂职时,女儿才一岁多,妻子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辞职在家操持家务,年迈的父母则交由妹妹照顾。两年中,他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两年的春节都因工作未能回京尽孝。有一次回北京联系项目,几天都没能回父母家看看,父母等了几天在得知儿子已经赶回边疆时,发短信说:“知道你忙,爸爸不怪你,好好工作,不用操心家里……”后来没过多久老人就被查出已患不可逆的肺纤维化病。



近日,李卫刚家庭入选2017“首都最美家庭”。谈起对家风的理解,他说,父亲也是一名教师,一辈子兢兢业业、本本分分,他常教导我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然小家庭很重要,但国家需要更重要。如今,李卫刚还会经常在微信中转发关于云南的信息,关注滇西的发展。“我人虽然不在滇西,但还留了一颗心在那里。” (栾絮洁)

 人物档案: 李卫刚,1974年12月出生,陕西蓝田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农工党北京市朝阳区委会副主委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支部主委。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受组织选派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挂职援边扶贫,先后任勐腊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和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各一年。2016年9月,受组织选派参加“北京市2016年优秀处级干部挂职锻炼计划”,挂任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助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