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政建言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方便百姓就近就医

编辑:  时间::2018/1/28 9:51:23

编者按:1月23日上午,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参加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联组讨论,听取委员就民生“七有”主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吉林主持讨论。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崔述强,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程红、刘忠范、燕瑛参加。农工党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政协委员韩秀娟代表农工党北京市委在联组讨论会上作了题为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方便百姓就近就医》的发言。

 


近年来,我市围绕百姓看病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特别是去年4月开始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三级和二级医院门急诊量在下降,基层数量增加。但是,我市医疗服务“倒三角”状况并没有根本好转,主要原因就是分级诊疗的“最后一公里”——也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服务能力偏弱造成的。对此,我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按照基层的功能定位,建立符合百姓需求的精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从2006年开始,十年的结构布局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加上医改后基层病人数量增加。因此,建议结合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统筹考虑常住人口构成、空间布局和百姓健康需求,合理布局,将一部分腾退出来的空间,转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用,补上“面积不足”的短板。

第二:造血”和“输血”相结合,补足基层人员,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基层是全科医生执业的平台。承担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多发病初级诊疗和转诊服务,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管理服务。医改实施后,诊疗工作量逐渐增加。还要疲于应付公共卫生各项指标考核,基层人手不足凸显,使得他们缺乏精力来提供诊疗服务。

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一是加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根据服务区域人口结构和健康需求,科学地核定基层工作任务和年度负荷,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基层特点的岗位管理、薪酬分配制度,打破工资总额封顶,让优质医疗人才留在基层,扎根在基层。二是鼓励基层通过人才聘用、医师转岗、退休医师返聘等多种形式补足人员缺口。三是鼓励基层和行政区域内的大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在医联体内部打通双向转诊通道和医生“能上能下”的流动通道,做实大医院主治医师定期到基层工作,晋升高级职称前必须有足够的基层服务年限,稳步提升基层的诊疗水平。

第三:依托“互联网+社区卫生”,提高医疗服务精细化水平。

打破各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孤岛”,建设全市统一、直达社区的医疗信息系统,推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实现大医院和基层的医疗信息共享,确保转诊信息畅通。探索打造智慧医疗,借助远程无线通信技术和可穿戴技术,实时监测研究和细致分析,改变传统的“看病”模式,实现疾病监测、监控、预警、诊疗以及健康管理。


分享